药品医疗器械等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已成危害医疗行业的“毒瘤”
加入时间:2013-02-26 16:54:30 当前新闻点击率:2652
医疗器械网讯 今年春节前后,“舌尖上的浪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而医疗领域,滥用药品、医疗器械检查常规化等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样牵着每个人的心。业内人士也称,目前我国药品、医疗器械等资源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已然成为了危害医疗行业前景的主要“毒瘤”。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医疗资源浪费占到医疗总费用的30%以上,严重地区可达40%—50%。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主要体现在三个主要现象 当中: 浪费一 大专家看小病 当前,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小病大看”,这样一来,多数专家大部分时间看的都是常见病,造成医疗资源的严 重浪费。而且,首诊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缺乏检查结果,专家也很难作出诊断。因此,患者应首先选择 普通医院或挂普通号,由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去大医院就诊或挂专家号,这样既能节约医疗资源,让大专家的 时间用于真正需要的患者,也可使患者就医更加便利和准确。 浪费二 药品“大处方” “大处方”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医生业务水平低,只懂得多用药、用好药,另一方面就是某些医院或个人, 不顾职业道德,追求利益。因此,要想彻底消灭这种行为,就要取消以药养医,推行医药分开,严查“大处方 ”,这样一来,既割断了医院与药品间的利益关系,又割断了医生与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与此同时,还应理 顺补偿机制,让医生的知识价值得以真正体现。
现如今,多数病人进入医院,通常要先进行检查、化验,少则几项,多则几十项。其中,CT、彩超、核磁共振 甚至PET-CT等各种高新仪器检查,已经逐渐成为常规化项目。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检查与病情没有直接关系 ,属于可查可不查的范围。 还有一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盲目迷信高新医疗器械检查,主动要求做各种昂贵的检查,以为这样就可以早 发现、早治疗。殊不知,钱没少花,效果却不一定理想,还可能反受其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