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尿液分析仪达到全部国产化
加入时间:2012-07-31 09:08:29 当前新闻点击率:3235
尿液分析仪是一步步实现国产化的,那么尿液分析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实现国产化呢?
20世纪40年代,逐渐出现了尿液干化学试剂带法,并成为筛检健康人或患者尿液的首选方法;
70年代,第一台尿液化学分析仪问世,从此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尿液检验繁琐费时的操作方式,成为现代尿液分析的标志;
80年代,许多公司将色谱和免疫技术用于干化学试纸中,生产出具有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的单克隆抗体的试剂带;
80年代中后期,韩国采用比较尖端的光电转换元件CCD(电荷耦合器件)生产出技术先进的11项尿液分析仪。
90年代以来,尿液分析仪自动化程度、性能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又有多功能的尿液分析工作站问世。与此同时尿液分析仪也从早期的大型医疗设备到小型医疗设备,功能更加全面,体积却更小的方向发展,市场上已经有小型便携尿液分析仪、投币式尿液分析仪出现,方便床旁检验和现场检验,病人甚至可以自己进行简单的测试,对于及早诊断、疗程监控都有实际意义。
我国的尿液分析仪的研制起步较晚,1985年国内电子医疗器械厂从日本引进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尿液分析仪和专用试剂带的生产技术及医疗设备,由此填补了国内空白。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实现了部分国产化,1990年尿液分析仪达到全部国产化。
尿液自动分析仪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降低成本,增加自动化程度,使尿液干化学分析和有形成份分析联成一体机,和医院的信息系统联网,使试验室更好的为临床医疗服务。
|